龙腾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龙腾小说 > 清十二帝疑案 >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(四)

清十二帝疑案答疑(四)

是死后封的,活着时候不封,所以孝庄她死之后,才封了她这个谥号。所以电视剧就不能说孝庄活着时候,她自己不知道她谥号是什么,所以电视剧说我孝庄如何如何,那不可以的,你活着你还不知道呢。这个努尔哈赤活的时候,说我太祖高皇帝,那是不可以的,您还不知道,努尔哈赤29个字是历代加到最后,加到29个字,打了大的胜仗了给努尔哈赤加两个字,国家有大的典礼了,再给他加两个字,最后是加到29个字,所以努尔哈赤活着时候没有29个字,“武皇帝”、“高皇帝”的称号他自己都不知道,所以这个是我们看电视剧、看戏、看书一个历史,清史的一个常识大家知道一下。

下面讲皇帝子女,先说他的“子”,再说他的“女”。清朝皇帝的“子”分“宗室”和“觉罗”,什么叫“宗室”?什么叫“觉罗”?是努尔哈赤的父亲,以下就是努尔哈赤的兄弟,跟他的子孙,叫“宗室”,他们系黄带,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以下,子孙叫“觉罗”,系着红带子,这个是不能混的。在清朝,系黄带子就是黄带子,系红带子就是红带子,不能混淆,个别有例外,这是“宗室”和“觉罗”。“宗室”它也分级,这个爵位分级,分十二级,头四级就是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,这是四级,每一级都是等级森严的。后面五、六、七、八还是四级,后面四等就是镇国公、辅国公、不入八分镇国公、不入八分辅国公,“八分”就是八份。当年在关外打仗的时候,努尔哈赤打仗的时候,打胜了之后,把那些东西分八份,一个旗一份,不入,那你不够八份,你就别参加。后来就变成一个固定名词,“入八分”,不入八分,就是八份,这是五、六、七、八,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,就是奉国将军,奉恩将军,镇国将军,辅国将军,也是四个,合一块是十二等。皇帝的皇子一般是15岁,大体上15岁就成年了,就是指婚,结婚,分府,亲王就是亲王府,郡王就是郡王府,贝勒府,贝子府,分府,就搬出皇宫住了。但是有例外,个别的也可以住在皇宫。

比如乾隆,乾隆就住在重华宫,里面那个“漱芳斋”布置很好的,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。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一样,明朝皇子封了亲王等等,是一律不许留在京城,都要到外地,叫“封藩”,清朝的王一律住在北京,在北京开府,这是个很大的不同。明朝的王不能领兵,因为明朝皇帝经常闹政变,闹宫廷政变,永乐就闹宫廷政变,所以他这个王不许带兵,不许离开驻地,出城都要请示皇帝许可才可以。

清朝的王不是这样,叫“出将入相”,还可以做军机大臣,做议政王,做摄政王,那明朝没有,那么清朝这么多的王,我算了一下,清朝的皇帝的儿子是113个,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,所以他想了个办法,叫做“递降”,亲王的儿子封郡王,郡王再往下封是贝勒,贝勒儿子是贝子,一代一代往下降。因为当时他考虑到大清王朝亿万斯年,要万岁,一万年,这一万年,他这个王就不得了,所以要往下降,降到最后,叫闲散宗室,就没有爵位了,这是一般情况。有的例外,叫做世袭罔替,八个不降。这八个,就是礼亲王代善,郑亲王济尔哈郎,睿亲王多尔衮,豫亲王多铎,肃亲王豪格,还有敬谨亲王尼堪,还有两个郡王,一个是克勤郡王岳讬,还有一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,就是六个亲王,两个郡王当年开国的时候,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,所以他们就是世袭罔替,就是亲王有一个人继承,还是亲王,一直到清朝末年,始终是亲王,这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,俗称“铁帽子王”,这么来的。另外四个亲王世袭罔替,一个是怡亲王允祥,就是帮助雍正取得皇位那个,恭亲王奕訢,醇亲王奕譞,庆亲王奕劻,这四个亲王世袭罔替,所以清朝世袭罔替的王,前面是六个亲王,两个郡王,后面是四个亲王,一共是12个王,世袭罔替,就是他们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,其他的不行,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继承亲王,只有一个。清朝有一个特,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亲王,宗室里头做亲王也是很不容易的。我看报纸登了一篇文章,说某一个人是慈禧的娘家的后裔,他一上班别人就说“亲王驾到”,他下班要走,也喊一声“亲王再见”,这当然是玩笑话了,不可以,那拉氏也不能做王,也不能做亲王。慈禧的父亲惠征仅仅是个“承恩公”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那个“公”,慈禧的弟弟桂祥、照祥后来承袭一个“公”,所以清朝的王是很严格的,但是开国的时候例外,你比如说“三顺王”:孔有德、耿忠明,尚可喜那是开国时期,属于例外,正常封王,就必须是宗室,“觉罗”都不可以。

清朝的王,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,明朝特别是永乐之后,他对王有非常严格地限制,主要怕他们搞宫廷政变,夺权,清朝把这方面好的经验,把这方面对他们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,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,就是对外领兵,清朝王对外统兵,对内干政。清朝以摄政王开始,入关之后,多尔衮是摄政王,以摄政王告终,最后还是摄政王。清朝的亲王做议政王,做摄政王,做大学士,做大将军统兵,它意思是发挥满洲宗室王的作用,但是,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病,就是过于重用爱新觉罗的亲王,没有在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广泛地搜集人才,重用人才,特别是后来清朝的军机大臣,满人比较多,这是清朝后来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,清朝的诸王管理得比较严格,太胡作非为,不能说没有,比较少,规矩很大,举一个例子,乾隆的时候,山西的巡抚叫喀宁阿,给一个王,过年上个奏折表示祝贺,附带了送的鱼,数尾鱼,就是几条鱼,到北京之后,不敢收,就报告了乾隆皇帝了,乾隆皇帝对这个山西巡抚是大加申斥,就是几条鱼呀,就受到申斥,所以清朝对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管教的应当说是比较严的。

再说说皇女,公主,皇帝的女儿称“公主”,但是入关前不是这样的,入关前,不叫公主,是叫“格格”,入关后,因为清承明制,皇帝女儿就称“公主”。清朝十二个皇帝,公主一共是82位,说到清朝公主的时候,有人提了个问题问,说电视剧里说康熙的女儿公主下嫁给噶尔丹,问我有这回事没有?我说没有,康熙的女儿不可能下嫁给噶尔丹。电视剧还说,本来想让他这个公主下嫁给李光地,后来又改了主意了,嫁给了噶尔丹了,这个也不是。清朝的公主不下嫁给汉人,但是有一个例外,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,皇太极的一个女儿下嫁给他了,这是一个例外,底下我还说到。

地址发布邮箱:Ltxs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