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文献记载,我们可以从他姨慈禧的性格联想到光绪母亲的性格,慈禧是好强争胜,我行我素,我想光绪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,受了他母亲的遗传因素的影响。当然,也还有教育因素的影响,社会因素的影响等等。光绪逐渐逐渐就长大了,顺治是14岁亲政,康熙也是14岁亲政,到了14岁了,按说光绪应该亲政了,慈禧说再等一等,等到光绪十三年,虚岁17岁了,不能再拖了,所以光绪十三年,光绪亲政,亲政之后,两宫太后就要撤帘,退政,不能再听政了,所以光绪从亲政开始,到戊戌变法失败,这之间十年多一的时间,是他做皇帝的时间。
光绪在少帝时期有三件大事情,第一件大事情,就是对外关系的大事情,就是发生了中法战争,法国向中国驻在越南的军队发起了进攻,引起的中法战争,法国的军队曾经打到台湾,在淡水被刘铭传给打败了,又北上到了镇江,清朝在中法战争中,叫做“不败而败”,签订了《中法新约》,这个历史责任还不是光绪,因为他还是没有亲政。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国内台湾设立行省,因为台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,光绪十一年,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,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,归闽浙总督管辖,《清国史·刘铭传》记载说,他是安徽合肥人,后来参加了淮军,后期在淮军为诸将之冠,他在台湾抗击法国的侵略有功,后来就任命他为台湾的巡抚,这个人思想比较开明,他提议要修铁路,所以《清史稿·刘铭传传》记载:“中国铁路之兴,实自刘铭传始”。他做了台湾巡抚之后,在台湾修铁路,架电线,整顿吏治发展生产,最近上映电视剧叫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,讲的这个事情。
第三件事就是宫廷里头的,就是慈安太后故去了。慈安的死,有不同的说法,一种说法是病死,一种说法是慈禧害死。这里面有一个事情,有的书记载,慈禧害了一场大病,病好了,慈安去看她,慈禧也很高兴,就招待慈安吃心,就是慈禧娘家做的心送到宫里。慈安这个人有个习惯,睡午觉,午觉醒了之后要吃心,正好她到慈禧这个地方去吃心,看着心做得很漂亮,也很好,她就吃心。慈禧问怎么样,她说这个心很好吃,说这是我娘家做的,过几天我让他们做,我再给你送去。慈安也很受感动,有的书说,慈安就跟慈禧说,说我们姐妹俩已经二十年了,就是从同治死,同治十三年,现在是光绪七年,一共二十年,一直都很好,有一件事情,我一直想跟你说,没说,就是当年这个咸丰皇帝死之前,留了一个手谕给我,我给你看一下,慈禧一看以后非常之惊讶,手谕大概内容就是说,如果慈禧跋扈无法,用手谕处置,慈安说既然我们姐妹俩二十年了也都很好,你把这手谕给我,慈禧当着蜡烛就烧了,慈禧是又惊讶又感动。过了几天之后,慈禧就派人送心给慈安吃,里面下了毒,头一天慈安还挺好,第二天慈安突然就死了。这件事情正史没有记载,慈安是不是慈禧害死的,咸丰临终之前有没有给慈安手谕,正史都没有记载,都是野史小说里头写的。我在这么提一句,跟大家说,这是野史小说记载,正史没有记载这两个事情。慈安死了之后,慈禧就一个人垂帘听政,独掌天下。
光绪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,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。4岁登极,在位34年,享年38岁。年号光绪。
光绪皇帝一生38年的历程,分为四个时期,从出生到4岁醇亲王子时期;从4岁到18岁为少帝时期;从18岁到30岁为亲理朝政时期;从30岁到38岁为“囚帝时期”。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十一月二十一日。光绪皇帝死于西苑瀛台涵元殿。光绪自被慈禧皇太后“废黜”之后,整整过了10年的囚禁生活,长期郁闷的生活导致光绪体弱多病,清宫太医院档案《慈禧光绪医方》一书,可以看出光绪虽然多病,但医药条件极好,不会突然死亡。但就在慈禧皇太后死去的前一天,突然驾崩。光绪皇帝去世的消息一传出,就震惊了海内外。于是,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,便由此而产生。
究竟慈禧为什么要改变清朝皇位父死子继的祖制,选择不是皇子的光绪做皇帝?
光绪皇帝是不是被慈禧皇太后害死?
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时空,揭开光绪朝的宫廷诡秘,走近一生命运坎坷的光绪皇帝。
上一讲,我讲了光绪上,今天讲光绪中。光绪一生38年的生命历程,可以分做四个时期:第一,就是从出生到4岁,主要是做醇亲王王子时期;第二,4岁登极,到光绪十三年亲政,中间这12年的时间,是少帝时期,就是少年天子时期;第三,从光绪十三年亲政,到光绪二十四年变法失败,中间是11年的时间,是亲政时期;第四,从光绪二十四年变法失败,到光绪三十四年死,中间10年的时间,是囚帝时期。
光绪的童年时期,少帝时期亲政时期大的事情,上一讲跟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,今天重讲光绪囚帝这十年的生活。
第三个问题,就是光绪生命历程的第三个时期,亲政时期。光绪在这个时期,碰到的大事情两件,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:甲午战争,光绪主战。
中法战争之后,清朝吃了亏,发现海军不行,就成立了水师衙门,逐渐建立起了北洋、南洋、福建、广东水师,有一支可观的舰队。但是这个时候的国际形势和同治新政的时候不一样,日本经过明治维新,开始向朝鲜向中国东北扩张,俄国也向远东扩张,向中国的东北和西北侵略扩张,英国、法国等西方殖民者也从陆上和海上频频地对中国侵略,其中最严重一件事情,就是中日甲午战争。这场战争的经过,大家都很熟悉,我就不说了,结果签订了《马关条约》。清朝割去了辽东半岛,台湾澎湖及其附近岛屿等给日本,赔款白银两万万两。这一场战争的胜败原因是非功过,史学界里种种的讨论,今天我不说,今天我就说一件事情,在这个时候,撤帘的慈禧做什么?慈禧在准备她的六十大寿,慈禧撤帘之后,大修清漪园,把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。慈禧六十大寿,她想仿造当年乾隆给她母亲庆贺七十大寿的那个规模来做。时代不同了,乾隆的时候,是叫做“府库丰盈,富有四海”,乾隆自己还说花钱多。你慈禧这个时候已经是国贫民弱,外敌欺辱,没有这个条件,这么大规模来庆寿。花了多少钱呢?有一本书叫《藏园群书题记》,说花了七百万两银子,户部国库出四百万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