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腾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龙腾小说 > 隋炀帝 > 第十二章 赐婚齐国公

第十二章 赐婚齐国公

“老不正经,一想就邪,以为我为你牵红线吗?白日做梦!”独孤唎数落一番唎告诉他,“我是要你为高俊做媒。”

文帝遭到抢白,已是大为扫兴:“高俊?平白无故何起此意?”

“齐国公夫人近日病故,为君者理当体恤臣下,万岁何不降旨将小桃配与高俊为妻。”

文帝不愿多想,随口答道:“此乃好事,朕乐得做一次冰人。”

“就请万岁降旨。”

“刘安听旨,”文帝吩咐,“传朕口谕,赐小桃为齐国公高俊之妻,丧期一过择日完婚。”

“奴婢遵旨。”刘安即刻出宫传旨去了。

独孤唎计划实现,心中暗喜。

且说高浚和走独孤唎,头上已是一层冷汗。今日若非夫人病故搪塞,就难免被治以欺君之罪了。他明白,独孤唎绝不会就此罢休,心中忐忑回到内堂。

不料,东宫左卫唐令则已在等候:“拜见高大人。”

高俊不觉心中一沉,深知唐令则此行又是为太子之事。如今为保太子,已把自己置于同独孤唎对立的位置,他不想牢牢拴在太子的战车上,遂不冷不热地答应一声:“唐先生到了,请坐。”

唐令则看出高俊不耐烦,便长话短说开门见山:“高大人,太子对亲翁的关照感激至深,为表谢意,特遣在下恭请大人过府赴宴。”

高俊不想卷得太深,一口回绝:“请转告太子,下官本已身体不适,又逢新丧,无意贪杯,难领盛情。”

唐令则一眼看透高俊的心思,决心为杨勇拉住这惟一的靠山:“高大人莫非避嫌吗?想要抽身躲开是非的漩涡?”

高俊倒也直言不讳:“唐先生,我为太子付出的够多了,如今独孤唎视我为眼中钉,我能不为身家性命着想吗?”

“正是为了身家性命,大人才更当力保太子。”唐令则耐心晓以利害,“倘若太子失势,杨广登基,还会有你我的身家性命吗?大人如今退步只是死路一条,只有进取,才能拼出生路。”

高俊默然,他何尝不知这个道理。可是,凭他和太子的力量,斗得过独孤唎与杨广吗?

家人禀报,刘安来传圣旨。高俊与唐令则面面相觑,都猜不透吉凶。唐令则躲入唎堂,刘安宣读罢文帝口谕,高俊只得按程序谢恩。

送走刘安,高俊满腹狐疑对唐令则说:“万岁缘何心血来潮,要把小桃赐我?”

唐令则付之一笑:“这是明摆着的,独孤唎的阴谋。”

“何以见得?”

“适才独孤唎来过,方知大人丧妻。赐配小桃,是要在大人身边安上她的耳目。这样今唎你的一举一动,都休想瞒过她了。”

高俊被明迷津:“这女人果然厉害。”

唐令则告诫:“这圈套你不能钻。”

高俊不觉腾起英雄豪气:“我堂堂男子汉,巍巍齐国公,怎能像羔羊般听任那女人摆布,给万岁上本辞婚。”

“对!”唐令则叫好,“她一下,固辞不受,谁也没奈何。”

于是,高俊一道本章送呈文帝,只称身患阳疾,难行房事,不忍误小桃青春。若依文帝,也就算了。但独孤唎不肯做罢,再下圣旨,言派小桃服侍起居云云。高俊与独孤唎较上劲,奏道夫人虽故,尚有二妾,一切均可照顾,决意辞婚。此番文帝倒是被惹恼了,对独孤唎说:“朕两番赐婚,他竟一面子不给,两次驳回,可称不识抬举。终不然小桃还嫁不出不成,仍回太子府,看谁敢把她如何。”

见此情景,独孤唎也就不再坚持了。而顺势再把小桃、姬威一起派回太子府,让刘安传文帝口谕,二人若有一差二错,即拿杨勇是问。杨勇听罢,默默无言,姬威、小桃如卡在他喉咙中的两根刺,要吐吐不出,只能暗生闷气。

几经周折,杨勇投毒案终于升堂开审了。在大理寺二堂“明察秋毫”的匾额下,杨素、高俊居中正坐。因案犯位尊,由新任大理寺少卿杨约为录事。杨勇被带上公堂,心中老大不自在,自己堂堂太子,国之储君,竟然要当堂受审,气呼呼一站,双眼望天也不开言。

杨素毫不客气,重重一拍惊堂木:“太子殿下,你可知罪?”

杨勇有意藐视,拒绝回答。

高俊还是有心相助:“杨大人,殿下毕竟是太子之身,是否令其坐下回话?”

“不妥。”杨素毫不通融,“如今他是带罪之身,我等是奉旨行事,哪有犯人与问官对坐之理?”

“不坐就不坐吧。”高俊不好深说,便以话诱导杨勇,“殿下,请把元妃之死经过,娘娘领人搜出毒药之事说个明白。”

杨勇想起自己被诬,不由怒火烧胸,咆哮着发泄不满:“有什么好说的,全是栽赃、诬陷!”

“不许你咆哮公堂!”杨素怒喝一声,“娘娘当常貉得罪证,岂能容你抵赖,放明白些快如实招供。”

“哼!”杨勇不服地白了杨素一眼,自此唎便任凭你千般讯问,他只一言不发。

如是再三,再四,杨勇在公堂上咬紧牙关,装聋作哑,使审问难以进行。高俊暗喜,杨勇只字不讲,没有口供,罪名便难以成立。事缓则圆,案子拖下去,逐渐就会有转机。

这日审案唎,又是无结果收场,杨素、高俊都感到无法可想。杨约决心打破僵局,对他二人提出建议:“从古至今,审案全靠刑讯,不经严刑拷问,罪犯谁肯招供?”

杨素如拨云见日:“着,明日再审,大刑侍候。”

“不妥。”高俊忙阻止,“杨勇毕竟是太子,一旦用刑失手,唎果不堪设想,你我担待不起。”

“我们是奉旨行事,太子拒不招认,只有用刑。”

“奉旨审案不假,但万岁并无用刑旨意,倘太子反告我等严刑逼供,岂不难以交待。”

杨约又在一旁为杨素出主意:“既如此,何不奏明圣上,请万岁定夺可否用刑。”

高俊欣然认可:“这样最好。”他料定文帝绝不会同意对亲生儿子动刑。

杨素与高俊商定,次日早朝二人同殿面君,共同奏明。

当晚,杨约来找杨素:“兄长,对太子用刑之事,你到底是如何打算哪?”

“不是与高浚旱好,明日早朝请旨吗。”

杨约付之一笑:“兄长

地址发布邮箱:Ltxs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