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一主上前不久才宴请了各处功臣,他们都没有走远,召集他们回来,先让他们谈一谈需要解决的问题,然后我们制定出方法
师偃所说的大家臣会议是城邦文明特有的一种议政方式。奇怪的是,在远古时代。所有的民族无论相隔多远,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种议政方式,希腊、罗马把有资格参加大家臣会议的人称之为议员,中国古代称之为“老”。而召集开会的地,也无一例外的在一根图腾柱下现代中国把这根图腾柱称之为“华表
齐策与师偃都是行动派,春秋人实在,决定了的事务立刻执行,无数单骑被派了出去。才网离开赵城的那些里长(良人)被重新召集回来。讨论赵氏新的施政方针。
所有被召集回来的里长都被告知,国内可能有一两年的安静时光,过了这段时间。恐怕大战又起对于这个说法。大多数里长都表示可以理解。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战,不是一两百年能决定胜负的,从晋文公开始,晋楚争霸已经打了一百多年,再打一百年也是可能的。
理解归理解。但大多数春秋人还是缺乏远见,他们恐怕无法相信晋楚争霸不久就会结束,随着对外争霸战的结束,晋国的公卿将屠刀转向国内。所以。大多数里长提的都是眼前那鸡毛蒜皮的事,对赵武宏伟的修路计划不以为然,还纷纷抱怨民力疲惫,既然对外战争即将平息,就该让庶民们喘一口气。
最终,在外玩要的赵武,看到那些长老们显然很享受自己提供的饮食,似乎巴不得这场讨论永远没有终止。讨论如此之久,一屁主意没想出来。他怒了,终止游玩,赤膊上阵:“各位家老也没有想到周天王的事例想当年周天王分封功臣,他给自己留下了最肥沃的土地,将各位功臣分封到国境四周,替他守卫边境。但为什么周天王现在最穷,原先被他分封到偏僻四野的诸侯,现在一个个比周天王还富
这是中国式封建的典型特征。
在世界各国的文明当中,“侯。都有相同的意思,那就是边疆总督。周天王分封诸侯,他封的是一群边疆守卫者,在当时的生产力下,周天王本以为留给自己的土地可以让子孙后代发展一百年,没想到的是,周王朝存在了不止一百年,成周的四周都被分封小国包围了。
周边的小国可以无限向外扩张,成周的四边。全是他分封的领主,结果,当原先的荒野被各小国开发出来后,封臣的领土远远超过了成周,昔日的王。便不得不忍受封臣的侮辱。
但这种分封制不是毫无益处的,周王朝的存在时间是中国王朝之冠;明王朝把偏远而难以管理的云南分封给沐家。结果。有赖于封建制形成的超稳定社会。明王朝灭亡了,他的封臣沐家依然存在。
赵武说这话的意思,不是讥笑周天王的眼光格局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。周天王留给自己的土地足够空旷了,但他没有想到的是,给自己留下发展的余地,以及控制住下面封臣的扩张,或者说,他没有掌握封臣扩张的主导权。
“我们家族扩张的足够快了,远处的偏远地区不便管理。很多人建议按照以往的规矩将那些偏远地区分封给功臣,我却迟迟没有行动,今日借这个机会,我可以告诉大家,分封会有的,但我希望诸位家老制定一个策略。一个能上能下的规则,规定什么时候功臣应该受到怎样的奖赏,什么时候他应该受到惩罚,包括被剥夺封地与爵位。
还有,我不反对家臣对外征战,以扩大自己的领地,但他既然是我的家臣,主权在我,对外宣战的权利属于我。我不能允许家臣们背靠家族的支持。取的对外扩张的胜利,回头却把家族遗忘。有事喊家族帮忙,无事把家族扔到墙角,没准还要吐上几口吐沫,这样的人我需要一个规则。对他们做出约束,作出惩罚。”
目前,春秋的封建制,类似于中国股币一样。是一种瘸腿的半拉子制度,在中国股市,你想玩股票,就必须先去做“多头。”只有买了股票在手,才允许你玩一无论这股票多么垃圾。
中国是封建也是这样,能上不能下。制度当中,对上位者的惩罚,总是羞答答的。遮遮掩掩的,不肯明示。结果,到了该执行的时候,因为制度不明,整个阶层都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早犯,所以历代削藩,都会引起内战。
赵武要求的就是,建立一条完善的制度,在许多人网拿到爵位的时候,就告知他的权利与义务,告诉他什么时候可能丢失爵位,这才是完整的封建制。
现适合变革的时候:国内卿大夫都在出战,本来该处理国务的赵武待在家中无人注意。过了这段时间,赵武想给家族内部建立一个优秀的竞争机制,恐怕都难以实现,,
这几章或许沉闷了,但这几章描述的是赵氏确立的竞争体制,分封制度,今后赵氏能战,战争动员体制超越其他家族,都源于此,这些体制问题本章结束后,不再涉及,请读者静候,连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。